根據「慧科-香港科技大學旅遊指數」的最新數據,預測2025年1月的入境遊客數量可能因社交平台上關於香港的輿論熱度下跌,以及服務業負面新聞上升而有所降低。近期,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爆發的一些內地客不良訪港經驗的熱帖,如「內地遊客遭櫃姐嘲諷」、「的士司機拒載並辱駡遊客」等,損害了香港作為旅遊目的地的形象。數據顯示,內地社交平台上關於香港的總帖子數目相較上月下降了44.1%,「社區-負面情緒」指標從上月的92飆升至本月的308,而「社區-正面情緒」指標從上月的137下降至本月的110。
然而,2024年港府銳意發展盛事經濟,疫後旅遊業初見曙光,尖沙咀廣東道回復人頭湧湧。隨著近期社交平台上整體輿論熱度的降低以及服務業相關負面新聞的擴散,明年1月香港旅遊業預計會稍微受到影響。到底今年的旅遊業「盛」勢能否延續至2025年?讓我們先回顧過去一年的旅遊熱話。
一、港產片盛行 「港風」文藝助帶動旅遊業
2024可謂港產片之年。由《九龍城寨之圍城》到《破地獄》,票房破億,氣勢如雄。
大熱港產片《九龍城寨之圍城》,其1:1電影場景於10月7日至11月20日在香港國際機場展出,之後移師啟德AIRSIDE,為本港文化增添新的展示視窗。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另於今個月初表示,九龍城寨公園最快於明年3月推出室內外電影展覽。
而近期打破香港首日開畫票房紀錄的港產片《破地獄》也成為內地社交媒體上的熱門話題。由於內地與香港的電影審查制度和檔期不同,不少影迷表示要專誠到港觀看不經刪減、原汁原味的港產電影。再加上「港風」打卡大熱,故我們建議港府推廣「電影經濟」,開發更多以港產片為主題的旅遊項目。隨著《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出台,我們期望港府加強對電影業在內的文藝產業的支持,藉「港風」文藝為旅遊業注入新活力。
二、演唱會音樂節吸海外樂迷 刺激周邊餐飲零售
在香港舉辦的演唱會亦是吸引遊客來港的因素之一。今年的「2024華晨宇火星演唱會香港站」、「五月天演唱會」和「宇多田光香港演唱會」均深受好評,不少海外樂迷為了追隨偶像步伐,不惜遠道來港參觀賞演唱會,讓旅客「有目的」來港亦是爭取旅客的可取策略。而部分歌迷更會在維港租借遊艇和到中環海濱坐摩天輪,以獲得更好的景觀。有商家趁演唱會期間推出「遊艇演唱會」連餐飲套票,也就是可以乘坐遊艇在維港上觀看演唱會,10人成團,每人幾百元的費用,也有人提前到中環摩天輪等“0元區”踩點。
另外,大型音樂節如香港WATERBOMB音樂節、S2O亞洲潑水音樂節2024均在內地平台上廣受討論,顯示新一代年青遊客熱衷音樂節這類戶外大型文娛活動。
演唱會及音樂節亦能順帶推動周邊餐飲和零售的消費,一舉多得。建議主辦單位聯同周邊酒店餐廳合作推廣「音樂節+酒店+餐飲」的一條龍旅遊方案,繼續推動盛事經濟。
三、卡通IP聯乘活動爆紅 應加強推廣本地文創IP
今年5月維港上空上演的「多啦A夢無人機匯演」廣受歡迎,《100%多啦A夢& FRIENDS》巡迴特展(香港)亦於7月中起於星光大道展示,在內地社交平台備受熱議。九龍塘又一城早前開設內地生活品牌MINISO聯乘日本大熱動漫Chiikawa的主題快閃店。據報開店當日需排上兩三小時才能進店,快閃店及相關產品在內地平台上也備受熱議。
由此可見,與卡通IP相關的展覽及主題周邊店潛力無限,如果是以限定或快閃形式舉行,更能配合內地旅客的「特種兵」旅遊模式,快閃到港觀展或打卡,並帶動消費。除了海外卡通IP,本地也有不少著名IP,如香港人集體回憶《麥兜》。港府及各界日後策劃大型活動或宣傳項目時,可考慮優先與本地IP聯乘合作,以推廣本地文創產業。
四、體育賽事如《七欖》受旅客歡迎 宜結合「體育+旅遊」
今年除了有巴黎奧運帶起運動熱潮,多個大型體育賽事亦於香港舉行,如《渣打香港馬拉松2024》、《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2024》等。在小紅書上,不少網民均分享了自己從內地到港參加體育賽事的狀況,個別來港觀看《七欖》的旅客更形容「這種歡騰的氣氛只有香港才營造得出來」,反映在香港舉辦的國際級賽事對旅客有一定吸引力。除了推廣運動風氣外,港府也可積極結合「體育+旅遊」。各界也可考慮推出與體育賽事相關的商業活動、周邊產品及運動用品,帶動體育產業的消費之餘,亦可為旅遊業開拓新方向。
五、大熊貓安安、可可抵港 引發「熊貓熱潮」
隨著9月中央向香港送贈一對大熊貓安安、可可,引發「熊貓熱潮」之後,港府隨即打造「熊貓經濟」,推出2500隻熊貓雕塑展覽等吸引旅客。同時,不少商戶亦推出熊貓主題Staycation和大熊貓產品。海洋公園於12月初舉行「大熊貓亮相儀式」,並公布牠們沿用原名「安安」和「可可」,寓意香港的未來好事會繼續。我們預計與大熊貓相關的旅遊項目將陸續有來,亦能吸引一班內地客來港一睹國寶的風采。